“这是咱县古代十大廉吏,有的就和咱同村,这可是咱村的骄傲。谁不想名垂青史,让子孙后代引以为豪?咱要洁身自好,不碰纪律红线……”近日,河南省柘城县岗王镇的近百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来到该镇韦堤口村“廉政教育小院”内接受廉政教育,这是该县利用村级“廉政教育小院”进行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
把群众耳熟能详、充满正能量的本县廉吏“搬进”小院,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清风正气,“小院”吸引了不少党员干部和村民前来参观。
为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该县出台探索建立一体推进“三不”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三大目标”,做实“八项机制”,以“三不”一体机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构建不敢腐惩戒机制入手,以严格执纪执法为切入点,对违纪违法者依纪处理、依法严惩,实现惩中治、治中惩,惩治同向同步同进,通过精准有力惩治腐败,叠加警示效应和威慑效应,实现不敢腐的震慑效果。
“在推进‘不敢’过程中,我们注重把纠治问题与完善制度融为一体、把处分执行与思想教育连在一起,充分挖掘‘不能’‘不想’功能,一体推进‘三不’。”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构建不能腐防范机制,建立权力监督机制,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厘权、履权、监权,实现职权清单化、用权程序化、结果透明化;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责任制,进一步优化权力结构;积极探索“以案促改+”长效工作模式,推动以案促改从案发单位向共性岗位辐射、向关联单位拓展、向系统领域延伸、向农村社区覆盖。通过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斩断利益输送链、消除权力监督真空地带和压缩权力行使任性空间,让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有效达成不能腐的目标。
构建不想腐自律机制,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把思想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发挥县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看、听、说、讲”等形式,提升警示教育效果;发挥乡级红廉文化广场作用,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挥村级廉政教育小院作用,将本地古代著名廉吏、身边违法案例“纳入”小院内容,通过正反典型对比,倡树清风正气,涵养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崇廉拒腐,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今年以来,该县已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组织乡镇专场22场,25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河南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于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