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小故事:专项资金岂能成为贪腐的温床!

来源:潘集区纪检监察网   作者:区委第三巡察组  发布时间:2019-07-29 16:34

推动巡察工作向村和社区延伸,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必然要求。2019年3月1日,参加完区委第八轮巡察动员会后,巡察组一行7人立刻进驻被巡察乡镇,为期3个月的巡察工作拉开序幕,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巡察干部的心里都做好了准备。

巡察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工,积极稳妥的开展工作,很快财务组人员就发现了不寻常的现象,被巡察乡镇自2016年以来,每年、每季度、每村都按照镇政府分配的秸秆禁烧地亩款从农经站足额报销秸秆禁烧资金,凭着丰富的经验,财务组人员感觉这件事绝对不止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就将情况向巡察组组长汇报。巡察组组长立刻组织召开小组讨论会,认为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问题,决定进一步核查各村的财务支出情况,一探究竟。

经过一个星期的核查比对,我们发现该镇各村秸秆禁烧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完全平衡,这完全不符合常理,根本不现实!巡察组再次召开小组讨论会,决定与各村的文书进行一次谈话,了解情况,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由巡察组组长牵头,副组长和财务组人员组成的谈话组与11个村的现任文书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的重点就是秸秆禁烧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报销程序。由于恰逢村两委刚刚换届结束,部分村文书对该问题“一问三不知”,谈话组成员联系到了几位前任的村文书,要求他们配合巡察了解情况。

谈话是场“技术战”,更是一场“心理战”。

“今天我们请你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们村秸秆禁烧资金的使用情况,你给我们讲讲。”谈话组人员开门见山。

“村里的秸秆禁烧资金都是那样用的,又没什么问题,镇里都知道。”村文书低着头。

“我们核对了一下你们村秸秆禁烧资金报销情况,根据你们村的实际的纳税地亩,感觉这个钱不对,你们村不应该报销这么多钱。”

村文书继续低着头,不说话。

沉默持续了5分钟。

“你如实跟我们解释一下吧,按照每亩的补偿标准,再根据你们村的地亩数,你们村怎么能报销这么多禁烧资金的?”

文书选择继续沉默,20分钟过去了。

“就算你不说,我们也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这个钱数不对,这是事实,就算你不说,我们也要把这个问题如实的反映上去,你好好考虑一下”。

“村里都是这样弄的,也不是我们一个村”,文书终于开口说话。

“我们知道,我们发现了,其他村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希望你还是配合一下”。

沉默再次出现。

“村里…还有一本帐”,半个小时后,僵局被打破。

至此,谈话组人员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说说吧,到底什么情况”。

“这个钱,是镇里拨付给村里的,每个村就这么多钱,村里从镇里把钱领回去,然后再给农机手”。

“按照你们村实际地亩数,你们这个钱,应该是用不掉的,那剩下的钱去哪了?”

“剩下的钱……交村里的水费了”。

“还有呢?”

“还有……支付一些务工费…招待费…还有村里欠的一些帐…”。

“你把村里另外一本帐带来,我们看看”。

“…好…”。

秸秆禁烧资金是为了帮助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但现实中,由于一味的强调专款专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少监督,缺少绩效评价,导致资金体外循环,成为村级腐败的温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