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强担当、聚合力,深入促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常态长效

来源:潘集区纪检监察网   作者:党风政风监督室  发布时间:2018-08-31 09:34

自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潘集区纪委监委(监察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干部担当意识,聚集工作合力,精准发力,发现了一些问题线索,及时反馈和高效整改了一批问题,快查快处了一批责任人员,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是思想共识业已形成。区纪委组织专人先后多次深入乡镇、村组,深入了解一手扶贫现状和情况,结合潘集实际,分年度先后制定《潘集区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完善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潘集区2018年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通过纪律教育大宣讲、编印《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讲话的专题读本、及时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区各级干部认识,筑牢专项整治工作思想根基。

二是压力责任传导取得实效。按照年度扶贫整治任务要求,分解全年目标要求,对扶贫责任分解明确到人、细化到条、精确到月,细化了责任情形。强化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明确纪委常委基层联系点及扶贫包户责任,要求全员以副业推主业,抓好包户的同时,负责联系点及包户片区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责任。同时,坚持挺纪在前,加大对扶贫政策等信息的公开,畅通来电来信来访举报渠道,强化督查督办,加强纪律审查,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此外,出台“两个责任”问责清单和办法,明确3类扶贫领域不作为的处置办法,并对扶贫领域自查自纠中零问题、零线索、零查处、零问责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区纪委监委及时印发工作提示单,进行了口头谈话及电话询问,及时督促整改,并在季度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书面通报。

三是线索问题排查细致。全方位摸排问题线索,开展扶贫线索问题大排查工作,明确组织部、宣传部、检察院等12个部门及11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扶贫领域线索问题大排查、大摸底,建立横向到边的排查格局。立体式掌握线索详情,将明查暗访作为线索排查的主要方式,区纪委常委带队,结合案件调查、走访慰问、巡察监督、作风督查等工作,不定期深入镇村贫困户家中,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开展扶贫工作暗访活动,“立体式”掌握问题线索详情,健全纵向到底的排查机制。创新线索梳理方式。坚持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收集的多渠道化,区纪委机关干部结合扶贫帮扶工作,下村访问贫困户、脱贫户,听取意见,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11条,快查快办涉嫌违规问题1个,问责3人,有效拓展了线索收集的外延。此外,结合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发现并及时处置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条,对区扶贫办一个集体、2名乡镇分管扶贫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从快、从严问责,进一步树立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的高压态势。

四是从严执纪的常态长效逐渐形成。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重点督查扶贫责任的落实情况、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扶贫领域贪腐问题线索的查处情况,尤其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批评教育、防微杜渐,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明确对扶贫问题线索坚持查细、查实、查延伸,不论案情大小,只要敢动扶贫领域“奶酪”,坚决用纪律和规矩的戒尺严惩。截至目前,专项整治活动已问责或处理干部78人次,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同时,对重点线索跟踪督办,分季度逐条审核问题线索,并筛选出重点问题进行督查督办,适时进行跟踪调度,确保有始有终,重点督办的10个线索案件,现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此外,通过片区协作、交叉办案、提级办案等方式,对涉及扶贫领域每一件问题线索进行跟进核查,做到“问题线索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截至到2018年上半年,共排查出扶贫领域线索53条,已办结53条,办结率100%。先后有科级干部7人、乡镇机关干部16人、村(社区)干部55人被处理或通报,其中,党政纪处理12人次,常抓常管促长效的有力震慑正在形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