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7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之作,《儒林外史》素以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著称于世,“范进中举”等经典情节已脍炙人口。不仅如此,作者吴敬梓以“颇涉大江南北风俗事故,又所记大抵日…
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
闲翻明方孝孺先生的《逊志斋集》,读到一则逸闻趣事,颇有感触。大意是:一位身体强壮的郑姓青年,突然左手拇指生了一个像米粒般大的疹斑。郑君对此感到疑惑,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
近代以降,国人反思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人归咎于儒家文化,以为其缺乏或限制了勇武精神,难于造就阳刚的国民性格、坚定的国家意志。其实,这种认知主要是由于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在…
苏轼在《思治论》中讲:“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实际上,犯其至难与图其至远可以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敢于向最难处攻坚,持之以恒打“硬仗”啃…
滕代远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1951年12月20日,他那里需要警卫人员,我就被调过去做他的随身警卫。在此之前,我任职于公安部八局,从未和他见过面,只知道他原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于1948年8月调到…
某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发问“天下何人最快活?”君臣遂纷纷开动脑筋,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或曰子孙满堂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说到“畏法度者快活”…
“判”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大抵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事皆有辞,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因此,“判”在古代指的是一种应用于司法、行政事务中起决定…
纵观历史,凡是为百姓敬爱的官吏,莫不皆为忠君爱民、清廉节俭之辈。这些人或在朝为大臣,或出任州官郡守,都能严以律己,忠于职守,因而生前众口称赞,死后流芳百世。近日读《宋史》及《续资治通鉴》等史…
《论语·子罕》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时节,天寒地冻,许多植物因耐不住寒冷而纷纷凋零,唯有松柏不惧严寒,依旧苍翠挺拔。不经严寒,无以知松柏;不经浪淘,无以见真金。察人识人亦是…
翻开《马边县志》,今昔对照,边城景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房子修好了,产业发展了,人的思想转变了……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很多东西却没有变,比如彝汉先民披荆斩棘的进取意识,“团结向善、感…
古代交友习语有许多,包括肺腑之交、君子之交、刎颈之交等。每一个交友习语背后,都能找到出处或者典故,蕴藏了丰富的历史内涵。透过这些交友习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对待交友问题上的独特眼光,对于今人…
《礼记·中庸》记载:“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下不能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对上不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必须为官讲正气,做人讲骨气。 …
当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
《礼记·中庸》记载:“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下不能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对上不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必须为官讲正气,做人讲骨气。…
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用生命筑起抗击疫情防线的最美“逆行者”。中医药在湖北地区新冠肺炎病例治疗参与率达75%以上,在其他地区超过90%。一个是最美“逆行者”,一个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集大成…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里记载了“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在回忆与鲍叔牙交往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穷厄之时,亟须有人伸出援手,“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与实践,千百年来不断继承…